2017-08-30 15:03:27 责任编辑:vicky 0
不管是智能制造、智能交通或智能家居,物联网技术都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,但物联网的发展脚步,却因为欠缺统一标准,导致各厂商的物联网装置不能互通,无法进行跨品牌跨接,导致市场发展裹足不前。
物联网标准不一的现象,如果是发生在智能制造或智能交通等工商业应用,由于应用环境较为封闭,除了采购范围可能因此受限外,克服产品兼容性及应用接口复杂化的问题机会较大,但如果是产品品项及品牌交错复杂,使用者程度落差更大的智能家居市场,物联网标准不一的问题,恐怕将会成为智能家居市场成长的最大阻力。
所幸物联网标准目前已经渐渐成形,未来可望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新气象。如以三星、英特尔为首的开放互连联盟(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;oic)与由通用、思科、ibm主导的工业物联网联盟(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;iic),在2015年初就宣布将共组物联网联盟阵线,透过信息共享加快物联网通用标准制定的时程,物联网系统的建置过程也可望因此简化。
iic联盟执行董事 richard soley指出,两家务联网联盟将建立策略联络协议 (strategic liaison agreement),未来双方将透过技术合作与信息分享以发挥互补作用。oic 联盟副总裁 imad sousou 也表示,上述协议将能够保证其他联盟的规范与iotivity等相关的物联网开源计划的兼容性。
除了oic与iic联盟外,目前主要推动的物联网联盟,还包括由qualcomm为主导的allseen联盟,采用alljoyn开源架构做为物联网通用产品标准,自2013年底成立后,成员数迄今已攀升至超过120家。
如物联智能透过kalay与alljoyn两个平台的整合,使家庭警报系统与可视门铃、网络摄影机等设备链接,当访客按铃或摄影机侦测到移动物体时,系统即可发送推播讯息至手机、数字机顶盒及电视屏幕,用户不论是在家中或外出,都可从手机或电视上确认看到来访者动态影像并展开双向对话;同时也可选择将影像录像储存至私有云端空间,可随时回放又能保护个人资料免于暴露于公有云的风险。
但不管是oic或iic,本上仍是以工业物联网为主要的目标。如 iic原本成立的目标就不是为了制定物联网通用标准,而是希望能简化工业物联网的设置过程,因而提出包含定义需求标准、设计参考架构与建立测试平台等,希望最终能够成功建立工业用物联网参考框架,以加快设备、机器、人员、工作流程与数据互连,两大联盟最终推出的物联网标准,是否适合智能家居市场所需,其实仍有观察空间。
专属智能家居平台标准重要性日增
而google在2014年以32亿元买下制造zigbee规格的家用商品领导厂商nest,可能对智能家居的物联网技术标准,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。如nest在并入google后,于2014年中联合三星、arm、芯科实验室(silicon lab)、飞思卡尔(freescale)等厂商,更进一步提出thread技术,堪称是zigbee技术的升级版,主要诉求就是用于智能家居应用的新通讯规格。
zigbee会成为智能家居物联网的重要技术,主要特色就是超低功耗,讯号涵盖范围至少可达75公尺以上,组网能力强、可布建的节点多,传输速度可达250kbps以上,应用智能家居需求,可说是绰绰有余。
事实上,zigbee联盟针对智能家居市场需求,早已制定zha(zigbee home automation)、zll(zigbee light link)、zrc(zigbee remote control)等3种细项标准,但显然还是过于分散,难以满足生产设计芯片及系统设备的业者所需。
但在thread规格中,产品支持的节点数不用像工业规格多达数万个,只要能支持250个以上的家用设备就可同时组网,足以涵盖家庭环境设备所需,同时新增增支持ipv6最新寻址协议,并优化功耗标准让设备可以运作数年,而原有的zigbee设备只需更新软件即可兼容thread。
因此thread发表至今虽然不到一年,却已引发业界不小的回响,除了过去许多智能家居产品本来就是以zigbee技术为基础外,google身为网络应用及智能手持装置的品牌知名度,加上nest在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经验,更为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帮助。
易用性提升 价格降低 带动智能家居市场成长
过去阻碍智能家居发展最大的议题之一,就是有线、无线技术多元,设备之间不易相通,间接导致安装操作复杂,影响消费者的采用意愿。但随着越来越多联网设备及业者加入智能家居市场,通讯标准不一的问题可望逐步减少,如2016年ces展场就出现许多智能家居整合型管理平台,借助支持各式通讯协议,协助用户利用智能手机管理家中各种物联网设备,相信随着产品易用性提高,价格随着销售量增加而降低,可望让智能家居市场的扩大速度超越过往。
上一篇 你家的家居足够智能吗?
下一篇 机器人步入智能化新航道